伤寒的概念你知道吗?伤寒论六经辨证总结来了
来源:民企网     时间:2023-01-09 10:14:24

伤寒论的作者是谁

张仲景(约公元150~154年—约公元215~219年),名机,字仲景,南阳涅阳县(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人。东汉末年医学家,建安三神医之一,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

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其所确立的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这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广泛受到医学生和临床大夫的重视。

伤寒的概念

伤寒指伤于寒,什么东西伤于寒呢?自然是阳气。所以伤寒论核心是阳气,而六经辩证是围绕应用和制造阳气来讨论的。这里有一个前提,就是阳气越多越好。纯阳为仙,纯阴为鬼,半阴半阳为人。

在人体中,阳气为体,阴津为用。阳气为火,为一元。阴津为物为液,为多元。不存在阴气之说,因而没有所谓的阴阳平衡论,只有阳气一元论。

伤寒论六经辨证总结

太阳病辨证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病有三个特点:脉浮、头项强痛、恶寒。

脉浮前面讲了。

头项强痛,原因是膀胱经堵了,太阳寒水不能出来,太阳膀胱经走命门、背部、头部两耳,再道上坐牙腮腺管。膀胱经里运行的是肾水,味道是甜的,如10%蜂蜜水,但是是极寒之物,故名太阳寒水。全真丹法中的金液就是这个,若果真采此作药,必定后患无穷。

正常人子时肾当令,阳气开始复苏,肾中水有火,又名坎阳。肾与膀胱互为表里,到丑时,肾水就会到命门处,从而出现水火分离现象,水走膀胱经,再散至全身皮肤,全身皮肤被寒水闭住,热量就不易散去。而肾水中的火失去水的制约,就会向全身扩散,阳气就会升腾,身体就会开始明显感觉暖和了。

火是不走经络的,它走的是髓道与中脉,也就是三脉七轮。再就是直接通手脚两侧,且都是单向的。所以,手心脚心反映命门阳气程度。

太阳病,膀胱经寒水不通,自然头项强痛。真火升不起,自然恶寒。

治疗太阳病要发汗,汗出膀胱经通畅,阳气升腾,太阳病就好了。

阳气不升,到午时极阳之时,一般会缓解,这很好理解。

太阳病分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一者有微汗,一者无汗,分别用桂枝汤与麻黄汤。

有一种特殊情况,叫作温病。这温病不属于伤寒论治疗范围。因为温病不是阳气问题导致的,而是外来病毒的侵害造成的。

伤寒论主要调理阳气,提升免疫力,并不直接治病,这是中医的优势,但也是局限性。金元时期人们意识到这一问题,所以创立了温病学派,产生了金元四大家。这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中医的不幸。

汉唐之后无中医,这是个事实。温病学派己不能算是中医,而是西医在中国的萌芽。温病学派研究对象并非阳气,而是病毒本身。其所谓三焦辨证、营卫气血辨证,就是找病毒所在位置,基本与西医思路一样。其将病毒进行分类,分为六淫气,与西医查找毒株思路一样。其所谓“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这阳非真阳,而是炎症,与西医消炎思路一样。其所谓清火用的凉药,其实就是植物抗生素。

温病学派是对伤寒批判基础上产生的,当时有其先进性。但在西医如此发达的今天,就显得极为落后与尴尬了。今天人们对中医批评甚嚣尘上,批评的其实是温病学派,人们并不真正了解伤寒论。

阳明病辨证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阳明病表现出来特点是消化系统干燥。

肺主人体阳气收敛。肺在四季为秋,在五行中属金,在时辰上为酉,特是有三个,一是气往下降,二是气往里合起来,三是温度下降了。

心为夏,是阳气极盛之时。当心传肺时,肺中液下降,会出现真水与真火融合现象,真火得真水制住,就不再扩散,而是存储在真水中,周身阳气就收敛起来。然后肺中真水真火再搬运至肾中,就形成肾中真水藏着真火的结果。所以,肺液中含真水真火,可补肾阳不足,在古代修行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古人谓之金液。

阳明病主要是津液损失,会出现两个现象:一是真水不足,不能收敛阳气,导致亢奋状态,这就是白虎汤症,白者石膏,虎者秋天代表的四象。二是津液损失,人体就会从阳明大肠中吸收水分,导致大便干燥,这就是大小承气汤症了。

阳明又分太阳阳明,就是太阳病发汗过多造成脾约。又分正阳阳明,就是大肠把大便水份吸收干了。又分少阳阳明,就是全身性燥热,与少阳病类似。

阳明病在酉时会缓解,因为此时肺当令阳气收敛。

少阳病辨证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少阳为太阳气升与阳明气降的机枢,胆汁上逆,治少阳胆经从舌下金津玉液穴跑出来,故口苦;阳明不降故咽干。

少阳辨证,当抓住两点:一是口苦,说明少阳胆经出问题,少阳胆经与少阳三焦皆为少阳,三焦有问题,胆经也会胆汁上逆。二是弦脉。

宜用柴胡汤剂。

少阳病在卯时缓解,因为这时属春,气壮之时,万物舒展开放,使得升降拧成一团乱麻的气机能得到松动。

太阴病辨证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太阴、少阴、厥阴,讲的是如何利用食物制造阳气的过程。

太阴肺吸收氧气,太阴脾消磨食物。太阴生病,主要是人的消化系统有伤寒。表现为食欲不振、上吐下泄、腹痛等。

太阴病说明脾、肺阳气不足,不足以保证消化系统研磨食物等,宜用四逆汤等激发阳气。

如果表现为太阴病,脉象却是浮脉,这说明不是太阴病,而是太阳膀胱经寒气传到太阳小肠经,小肠恰在消化系统上,所以表现为消化系统问题。此时仍按太阳病治疗,宜用桂枝汤。

太阴者极阴,所以在三阴中最容易遭受伤寒,但同时得点阳气容易缓解。子时阳气初升,太阴病欲解之时。

少阴病辨证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教寐也。

少阴肾是人体储存阳气的地方,肾阳不足就好比人体蓄电池没有了电。

而少阴心脏,是人体阳气极盛之处,不存在阳气不足或运转问题。既便心脏有问题,归根到底仍是肾阳不足。

中医核心是调理阳气不足问题,所以很少论极阳之地。肾为地,心为天,脑为九天。中医很少论脑,内经很少提到脑,所以有人开玩笑说“中医无脑",这就是抓核心问题,“得其一万事毕”,“为腹不为目“。

辨证中,最重要的是抓住肾脏理解。在三阴辨证是抓住少阴肾辩证,在三阳辨证中抓住肾的腑脏,即太阳膀胱辨证。

少阴症主要表现为阳虚和阴虚。脉细微,就是阳虚。但欲寐,就是阴虚。

阳虚,主要表现为怕冷,比常人多穿衣服,多盖被子。与太阳病的怕冷,太阳病是浮脉,而少阴病是脉细微。前者是有阳气用不出来,后者是没有足够阳气。阳虚要用四逆汤等激发阳气。

阴虚。肾如蓄电池,蓄电池存储电依靠液体,肾也是如此。肾中真水不足,阳气就存不住,多余的阳气就会跑到全身,变成虚火,造成睡眠不好。晚上睡眠不好,白天反而嗜睡。阴虚,必定导致阳虚。

少阴阴虚与阳明病,都有火旺表现,但前者是真寒假热,后者是真热。前者是滋阴,后者是清火。何为滋阴,应该是补充营养,比如黄莲阿胶汤,含鸡蛋、阿胶。平时吃得太清淡,容易得阴虚症。

少阴病在丑时会缓解,因为子后阳气上升,丑时膀胱经又会散去寒水,两个原因叠加,使少阴缓解。

厥阴病辨证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这句是厥阴病提纲,但经后人分析,这句也是蛔虫病的表现,如何看待伤寒论居然把蛔虫病表现作为厥阴病提纲。一种说法是厥阴病腹中极冷,蛔虫都呆不下去了。我以为说得有理。但还有一种解释,就是两者症状类似。所以,厥阴病特点就是腹中冷痛。

厥阴肝经负责为人体制造真火。我们吃东西后,清气沿太阳小肠进入心脏,成为营气,这就是人体之津液,也就是我们讲的真水。浊气进入肝脏,成为卫气,这卫气就是真火的燃料,相当于油的成份。

厥阴肝经经过脐门丹田附近,如此处寒气侵入,那么卫气就如同渗了水的油,燃烧效率会降低很多。

丹田是人体核心部分。人体肝脏制造出燃料后,先送到中田,产生真火,名曰心火。次送入膀胱上的脐门,名曰膀胱火。再送入肾所在的下田,名曰肾火。其中,下田是藏火之所。三火又叫三昧真火,因其昧而不明。惟修行者可调出三昧真火。

丹田是纯阳之所,但物极必反,丹田中其实还潜伏至阴至寒之气。不仅下田,就是上田、中田也都潜伏至阴至寒之气。阴进一分,阳就退一分。反之亦然。惟有丹家可用比三昧真火更为高级的丹火,逼出三田中的阴气,也就是斩三尸。

厥阴病本质上就是丹田寒气太盛,真火将有熄灭的危险。因丹田真火可直通手心脚心,所以会出现手心脚心厥冷的情况。

厥阴病是上热下冷,治疗起来非常麻烦,原则是凉热交替用。先用一点凉药下法,将寒气排空。再用热药补阳气,如此反复方能见效。

人体好比一个水箱,上面是热水下面是凉水。直接加热水会把凉水闭在里面出不来,需要先以下面放掉凉水,再加入热水。

卯时卫气最旺,故厥阴病缓解于卯时。

伤寒论原文(部分)

上编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瘲;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戍上。

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

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

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

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

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桂枝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上五味,●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歠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服后,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不汗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

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

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知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主之。

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

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

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病人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桂枝加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麻黄三两(去节)

上七味,以水一升,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

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芍药三两 大枣十二枚(擘) 厚朴二两(炙,去皮) 杏仁五十枚(去皮尖)

右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桂枝加附子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三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附子。将息如前法。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桂枝去芍药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将息如前法。

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加附子。将息如前法。

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

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四两 甘草二两(炙) 人参三两 大枣十二枚(擘)生姜四两

右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芍药,生姜,人参。

关键词: 伤寒论原文 伤寒论的作者是谁 伤寒论六经辨证总结 伤寒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