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会宁一中被列入“卓越高中建设方案” 如何振兴县中?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时间:2022-04-07 14:31:23

日,曾经的国家级贫困县甘肃会宁,因其不“塌陷”的县域普通高中——会宁一中被列入甘肃“卓越高中建设方案”,引发媒体报道和社会热议。

耕读传家的社会观念彰显会宁人民对教育的高度重视。会宁重视教育的家庭传统,体现为对高教育成就获得者的美誉和传颂。强烈自发的“苦读”精神是会宁一中学子典型的社会画像,而学校与时俱进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创新,以及地方政府有针对的条件保障,都为我们深入思考如何进一步完善家校协同育人机制,振兴县中,提供了有益启示。

振兴县中需要重新唤醒家庭重教传统,衡好家庭生计和子女教育需求。今天,儿童青少年或许不再被视为家庭劳动力的补充,但子女教育和家庭生计的衡,依然是检验家庭是否真正重视子女教育的试金石。相关调查显示,在人口流出集中地的县中,家庭教育和家庭支持缺失已成为校长和教师们频繁提及的问题。没有父母的直接有效监管,哪怕是在高中阶段的农村青少年,也难以坚持认真学。可是,放下在流入地城市的生计,对于很多以劳务收入为主的农村流动家庭,特别是对子女高考升学没有信心和适当期待的家庭来说,依然是不太可能的选择。指导农村家庭,特别是学业处境较为不利的青少年家庭,合理规划家庭中学龄人口的教育生涯,延迟增收期待,依然是必要的。

振兴县中需要唤醒和强化县中学子的学动力和自信心。有调查和案例研究显示,缺乏人生目标,没有学动力是不少高中生们普遍面临的困惑,尤以普通县中的学子为甚。如何衡好“丰盈人生”和“大学梦”“名校情结”的关系,也是摆在全体县中学子和世界范围内的高中生面前的共同话题。不少就读于非重点高中的青少年,在“唯升学”观念主导的环境中被他人甚至是自己的家人视为失败者,这容易使他们不再寄希望于知识改变命运。但令人欣喜的是,有一批卓越县中,不断发掘和提升学生们知识外的个人兴趣,丰富他们的学和人生发展目标。

振兴县中更需要高中学校与时俱进的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创新。多年以前,以高升学率闻名,引发轰轰烈烈的城市里孩子热衷于到县中求学的情况,一度被视为“县中现象”。年来,以优秀生源和优秀师资不断流失、高考升学水不断下降为主要特征的“县中衰落”现象,在部分区县具有典型,在个别省区具有代表,在全国一度呈现蔓延之势。广大县中需要更加深入学国家高中多样化发展战略,顺应新课改、高中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新趋势,学他人在教研、教学、学生发展指导、分层教学等方面的创新探索经验。在教育教学上,重视激发教师的积极,鼓励和保障教师的教学自主。超越“把一个班当一个人教”的做法,尝试和总结“把一个人当一个班教”的个化教学。教师少讲、学生多做。抓住课程改革这一根本,最大限度满足学生多样化、个化的需求,是深化县中高中教育改革、提升县域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信心的重要经验。

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有针对的条件保障是振兴县中的必由之路。大力夯实高中教师队伍这一“教育第一资源”的发展基础。通过富有吸引力的住房和生活补贴吸引免费师范生和高水大学毕业生,针对运用在地化师资培养策略,降低青年教师特别是骨干教师的流失率。在教育治理上持续改进,发挥好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功能,大力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县中振兴。有理由相信,会宁一中不会是孤本,一定还有一批类似的卓越县中,需要我们更好地研究、分析和总结它们围绕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学生发展指导,以及促进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良互动方面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作者:周秀)

关键词: 会宁一中 卓越高中建设方案 振兴县中 校协同育人机制